C116 安图鑫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星金矿

矿山名称

安图鑫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星金矿

矿区面积

采矿区0.0982平方公里,探矿区10平方公里

项目简介

1、 矿区概况(位置、交通、自然环境)   

矿区位于吉林省安图县西南220°方位直距38.4公里,行政上隶属安图县新合乡,交通便利有长(春)~图(们)铁路、长(春)~珲(春)高速公路及明(月)~长(白山)二级公路从测区北侧(14公里)通过,经乡镇、森林采伐公路可通至测区;矿区地处长白山北麓,直距长白山天池104公里。区内森林茂密,植被发育,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最高海拔1055m,最低海拔710m。属中-低山区,沟谷开阔,河流水系多呈树枝状分布。金星河为区内的主要河流,常年流水,河水流量1720L/S,雨季可上涨1.0m,向北汇入古洞河,最终汇入二道松花江,能够充足满足矿山、选场用水的需要。矿区已接入独立10kV线路,该10kV配电出口能够满足矿山、选场用电要求。

2、 矿区地质概况(所属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岩浆岩、构造)

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Ⅰ),辽东台隆(Ⅱ),铁岭~靖宇台拱(Ⅲ),和龙断块(Ⅳ)的北西端。为辉南-桦甸-和龙金(银)成矿带的东段。属晚太古宙中-低级变质区,为金城洞晚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的北西缘;地层主要有太古界三道沟组,上元古界~寒武系万宝组,中侏罗统屯田营组,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第三系土门子组陆源碎屑岩建造和船底山组;区内岩浆活动较频繁,除零星分布于金星沟上部的太古代变质二长花岗岩(ηγ)和分布于木兰屯南呈岩株状侵入的元古宙花岗闪长岩(γδ22)外,沿古陆边缘由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类均有不同规模分布;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空间展布上形成相互切割的构造格架,由老至新生成顺序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南北向。

3矿石采选

我矿区以坑道洞采为主,现已拉开六个中段,坑道掘进米数有13000米左右,选场采用浮选干排技术,日处理矿石量200吨,现已正常生产运转。

4、矿体特征

采矿权区内共有48条金矿体参加资源储量估算,其中工业矿体44条,低品位矿体4条。另外有37条超出采矿权范围或单工程控制米·克/吨值圈定的矿(化)体未参加资源储量估算。具有分段富集、膨缩、尖灭再现的特征。一般金品位:0.8041.34×10-6,最高品位:99.68×10-6

规模较大的Ⅱ-1Ⅱ-2Ⅱ-25Ⅱ-41Ⅱ-52号金矿体占矿床金属资源储量48%,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Ⅱ-1号金矿体位于基线附近12-4线之间,赋存在号矿化蚀变带中,赋存标高720~890m,资源储量占矿床15%。地表由Tc08-4TcJ-5Tc08-3TcJ-18Tc08-2号探槽控制;深部由834m中段、800m中段、762m中段的穿脉和ZK10-1ZK8-1号钻孔控制。矿体延长140m,延深180m,最大真厚度15.30m,最小真厚度0.53m,平均真厚度2.55m,厚度变化系数155%,属不稳定型。矿体呈透镜状。总体走向93°,倾向NNE,倾角70°75°。矿体平均金品位:2.05×10-6,最高品位:8.16×10-6,最低品位:0.90×10-6,金品位变化系数63%,属均匀型。赋矿围岩为糜棱岩、石英脉。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金属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磁铁矿化、偶见方铅矿化,地表见褐铁矿化。获得(122b++332+333)资源储量矿石量(Q)68416吨,金金属量(P)140千克,占矿床金属总量的3.6%

-2号金矿体:位于基线附近20-0线之间,赋存在Ⅱ号矿化蚀变带Ⅱ-1号金矿体的下盘,在采矿权范围内赋矿标高890~520m520m标高以下延至采矿权范围外)。地表由TcJ-44TcJ-25Tc08-3TcJ-2Tc08-2Tc08-1TcJ-30TcJ-36号探槽控制,矿体呈断续分布;深部由834m中段、800m中段、762m中段的穿脉和ZK12-4ZK10-2ZK8-1ZK8-2 ZK8-3 ZK4-5 ZK4-2 ZK4-3 ZK0-1号钻孔控制。矿体延长200m,延深370m,最大真厚度3.96m, 最小真厚度0.37m,平均真厚度1.25m,厚度变化系数73%,属稳定。矿体呈脉状。总体走向102°,倾向NNE,倾角75°78°。矿体平均金品位:3.30×10-6,最高品位:32.25×10-6,最低品位:0.80×10-6,金品位变化系数100%,属较均匀。赋矿围岩为糜棱岩、石英脉。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金属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磁铁矿化、偶见方铅矿化、黄铜矿化,地表见褐铁矿化。获得(122b++332+333)资源储量矿石量(Q)183077吨,金金属量(P)605千克,占矿床金属总量的15.4%

Ⅱ-41号金矿体:位于基线附近3~13线之间,赋存在号矿化蚀变带,赋矿标高685~520m。由ZK3-2 ZK7-4 ZK7-2ZK9-1ZK9-2ZK11-1ZK11-2ZK11-3ZK13-1号孔控制,矿体延长100m,延深165m,最大真厚度3.14m, 最小真厚度0.75m,平均真厚度1.87m,厚度变化系数52%,属稳定型。矿体呈透镜状。总体走向113°,倾向NNE,倾角79°。矿体平均金品位:12.05×10-6,最高品位:41.34×10-6,最低品位:0.84×10-6,金品位变化系数80%,属较均匀型。赋矿围岩为糜棱岩、石英脉。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金属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磁铁矿化、偶见方铅矿化、黄铜矿化。获得(122b+333)资源储量矿石量(Q)43805吨,金金属量(P)528千克,占矿床金属总量的13.4%

-25号金矿体:位于基线附近10-0线之间,赋存在Ⅱ号矿化蚀变带,赋矿标高660~520m。由ZK10-2 ZK8-1 ZK8-2 ZK8-3ZK4-2ZK4-3ZK4-5 ZK0-1号孔控制,矿体延长120m,延深115m,最大真厚度3.76m, 最小真厚度1.48m,平均真厚度2.64m,厚度变化系数37%,属稳定型。矿体呈透镜状。总体走向105°,倾向NNE,倾角77°。矿体平均金品位:4.83×10-6,最高品位:35.50×10-6,最低品位:1.55×10-6,金品位变化系数143%,属较均匀型。赋矿围岩为糜棱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金属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磁铁矿化、偶见方铅矿化、黄铜矿化。获得(333)资源量矿石量(Q)79864吨,金金属量(P)386千克,占矿床金属总量的9.8%

-52号金矿体:位于基线附近20-12线之间,赋存在Ⅱ号矿化蚀变带,赋矿标高675~570m。由ZK20-1ZK16-1ZK16-2ZK16-3 ZK14-2 ZK14-3ZK12-6号孔控制,矿体延长100m,延深105m,最大真厚度3.86m, 最小真厚度0.40m,平均真厚度2.30m,厚度变化系数76%,属稳定。矿体呈透镜状。总体走向109°,倾向NNE,倾角79°。矿体平均金品位:8.85×10-6,最高品位:34.38×10-6,最低品位:1.52×10-6,金品位变化系数115%,属较均匀。赋矿围岩为糜棱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金属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磁铁矿化、偶见方铅矿化、黄铜矿化。获得(333)资源储量矿石量(Q)26209吨,金金属量(P)232千克,占矿床总量的5.9%

5、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品位)

矿石的自然类型划分为自然金~黄铁矿矿石和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矿石。其工业类型属于蚀变岩型。按工业指标将大于或等于工业品位的圈为工业品位矿石。综合品位在5.34/吨。

6、资源(储)量

采矿权:生产勘探后获矿床总矿石量(Q):773069吨,金金属量(P)3928千克,金矿床平均品位:5.10×10-6。包括:122b类矿石量110000吨,金金数量366千克,平均品位3.33×10-6;333类型矿石量614000吨,金金属量3501千克,平均品位5.7×10-6;低品位矿石48590吨,金金属量61千克,平均品位1.26×10-6

探矿权:采矿权矿区内部分矿体未见尖灭,其采矿权范围外、周边新设立的探矿权范围内的已知矿体还可获金矿石资源量76861吨,金金属量460千克。目前矿区内矿化带控制延长大于900 米,从采矿权底界(520m 标高)到地表控制深为450 米,520 米标高以下还有矿体未彻底控制,其深部和延长仍有较大找矿潜力。金星金矿通过对矿化带的南东延和深部投入进一步工作,矿床规模有望达到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