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85 新疆伊宁县塔勒德金矿勘探

勘查项目名称

新疆伊宁县塔勒德金矿勘探 

勘查面积

 35.51km2

项目简介

1、矿区概况(位置、交通、自然环境) 

   新疆伊宁县塔勒德地区金矿勘查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北部的吐拉苏一带,距伊宁县城约35千米处,地理极值坐标:东经81°5000″~81°5745″、北纬44°0300″~44°0630″。总面积:35.51平方千米。勘查区为中高山区,海拔1600米至2100米。从伊宁县城至勘查区有简易沙石路相通 

2、矿区地质概况(所属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岩浆岩、构造)

1)区域地质:   

    位置

位于伊犁盆地北缘著名的吐拉苏金矿带,该金矿带区域上位于科古尔琴山南坡断裂与伊犁盆地北缘断裂夹持的中间地带,南北宽20余千米,东西长逾50余千米。

    地层:

根据新疆岩石地层区划的划分,吐拉苏金矿带隶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中南天山地层小区,中天山地层分区博罗霍洛山地层小区。其南、北分别毗邻伊宁地层小区和温泉地层小区。

    岩浆岩:

吐拉苏金矿带内岩浆岩包括早古生代火山活动和晚古生代火山—侵入活动两大构造岩浆旋回产物;岩浆活动始于中奥陶世而结束于晚石炭世。其中,早古生代时期仅表现在中奥陶统和上志留统中发育有火山岩,未见侵入活动产物;晚古生代时期,岩浆活动仅限于石炭纪,且以早石炭世最为强烈,火山岩广布,侵入岩体发育。

构造:

   吐拉苏金矿带位于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的西段部分,区域构造线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其北缘以科古琴山南坡大断裂为界与赛里木地块毗邻,南缘以伊犁盆地北缘断裂为界与伊犁晚古生代裂谷相连。根据地壳属性及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吐拉苏金矿带的构造单元是在塔里木板块基底上经早古生代裂谷—岛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山断陷。

2)矿区地质

    地层:   

勘查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C1d),该组在勘查区内根据岩性可划分出三个岩性段。另外部分地段被第三系上新统独山子组(N2d)、第四系风成黄土沉积(Qheol)、现代河床冲积物(Qhal)覆盖、充填。

岩浆岩:

勘查区内侵入岩极为发育,分布于勘查区的北部,面积约占勘查区基岩出露面积的三分之二,面积约为25Km2,主要以巨大的岩基产出。岩性主要为浅成岩相的英安斑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前者常呈岩株状产出,形成英安斑岩(ζπ)岩株,后三者呈复式岩体岩基状产出,形成布列开花岗岩岩基。

构造:

勘查区位于伊犁盆地北缘断裂以北的吐拉苏金矿带南部,区域构造线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区内主要出露一套石炭系火山岩地层(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是在塔里木板块基底上经早古生代裂谷—岛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山断陷盆地,勘查区内的断裂较为发育,褶皱构造不发育,其主要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协调一致或相近似,个别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则表现出不同方向的斜接或交切。

已开展工作

11万地质草测57km211万地化测量15 km2,激电中梯度测量2.22 km2,激电测深22个点,进行土壤地球化学分析4098件,岩石化学分析117件,痕金样分析347件。

3、矿体特征

4、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品位)

6、资源(储)量

7、找矿前景分析

1)、通过区块内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获得AuAgCu地球化学异常图10张,元素组合异常图3张,综合异常图1张。圈定单元素异常206处,综合异常16处,其中乙级异常4处,丙级异常6处,丁级异常6处。

    2)、通过激电中梯度测量和激电测深工作,圈定激电异常区三个,分别为IP-1 IP-2 IP-3。且上述异常的地质化探背景正好对应了本区的金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表明激电异常所处的位置具有较好的成矿环境,对寻找金多金属矿极为有利;根据异常的强弱和所处的地质背景条件看,应把IP-2IP-3作为重点进行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