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92 四川省九龙县老瓦林金多金属矿普查

勘查项目名称

四川省九龙县老瓦林金多金属矿普查 

勘查面积

 46.22平方公里

项目简介

   预查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西南方向老瓦林地区,西抵九龙县县界,北距九龙县县城平距约35km地理坐标:东经101°1300″—101°2100″;北纬28°4230″—28°4730″。

区域地质构造以北东向、近南北向较为发育。对测区形成近南北向地层展布格局,总体构成为一向斜特征。

岩浆岩

区域西测岩浆活动颇为强烈,表现为侵入相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有关的混染岩、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派生脉岩,发育有花岗细晶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辉绿岩脉等。

矿化蚀变特征

前人在区域内发现有多个矿(化)点,但在区内由于缺乏进一步的调查工作,矿(化)体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预查区矿化蚀变特征明显,硅化、褐铁矿化、碳酸岩化普遍。尤其是锰金铅锌等金属矿,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找矿前景乐观。

工作区已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为进一步开展铅锌多金属矿预查工作打下了基础。

工作区出露三叠系地层,均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中浅变质岩。测区断裂、褶皱构造复杂,主体构造近北北西向展布。

一、地层

工作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上统新都桥组(T3xn )、居里寺组(T3j )地层。地层主体近南北向展布,局部为北东或北西走向。

1、三叠系上统新都桥组(T3xn

分布于测区中部,主要岩性以粉砂质板岩、碳质板岩为主,间夹中薄层状粉砂岩。分布在工作区东西两侧,约占工作区面积的10%

2、三叠系上统居里寺组(T3j

分布于测区西部,主要岩性为粉砂质板岩、碳质板岩,与中薄层状粉砂岩互层。分布在工作区中部,约占工作区面积的70%

新都桥组与居里寺组接触地带有明显的褐铁矿化蚀变特征。

二、岩浆岩

工作区内岩浆活动极为明显,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有关的混染岩、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派生脉岩,发育有花岗细晶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辉绿岩脉等,局部还有一些石英岩脉出露。分布在工作区中西部,约占工作区面积的20%

三、构造

工作区内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发育。中部存在一复式向斜,向斜核部轴线沿近南北方向延伸,两翼岩层缓倾,倾角为30 50 °,显示该区域内的构造活动极为强烈。

一、异常圈定原则和异常下限的确定

根据AuMnPbZn4元素分析成果,元素异常下限的确定按照分析成果进行计算,并参照数据结构,根据经验确定。

Au元素异常下限确定为3×10-9Mn元素异常下限确定为1500×10-6Pb元素异常下限确定为40×10-6Zn元素异常下限确定为100×10-6

二、异常圈定

 根据确定的异常下限,全区共圈定出金异常7处、锰异常6处、铅异常4处、锌异常8处。异常反映出本区主要为以锰为主的找矿靶区。附图1234

6、资源(储)量

1、通过2009年的工作,对工作区地质及地形地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本次工作在全区共圈定出金异常7处、锰异常6处、铅异常4处、锌异常8处。异常反映出本区主要为以锰金为主的找矿靶区。

3、通过本次工作,结合野外实际收集资料,在测区新发现了锰矿化异常线索,水系沉积物中锰最高含量33000×10-6,推测有沉积改造型锰矿化体的存在可能。

4、通过本次工作,结合野外实际收集资料,在综合异常分析成果,经综合研究分析后认为:测区锰元素矿致异常的发现,对本区具有重大的导向意义,进一步寻找和突破锰矿工作价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