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矿体特征
经过工作,在矿区内圈出铜矿体3条,矿化类型为层控砂砾岩型。
Ⅰ号矿体
呈层状分布于紫红色砂岩之间的浅灰色含砾砂岩段。矿体走向近东西92°~107°方向,为缓波状薄层,产状182~197°∠35~76°;地表延伸长870米,宽1.3~3.0米。由含铜灰白色砾岩组成,见孔雀石、蓝铜矿呈细点状、浸染状不均匀分布,偶见辉铜矿。目前地表由3个稀疏工程揭露:B-25、TC23、TC00。取样铜品位0.53~10.12%,平均3.38%;估算334矿石量83.96万吨,铜金属量28377吨。
Ⅱ号矿体
位于矿区北侧的浅灰色含砾砂岩段。矿体呈近东西91°~98°方向,为薄层状,产状169~202°∠32~66°;地表延伸长1740米,宽0.9~1.7米。由含铜灰白色砾岩组成,见孔雀石、蓝铜矿呈斑点状、浸染状不均匀分布。目前地表由8个工程揭露:TC11、TC07、TC00、TC24、TC40、TC48、TC56、TC64。取样铜品位0.21~3.84%,平均1.06%;估算334矿石量100.05万吨,铜金属量10605吨。
Ⅲ号矿体
位于Ⅰ号矿体北侧20-25米,近平行展布。矿体走向近东西81°~116°方向,为波状薄层,产状171~206°∠35~74°;地表延伸长1116米,宽1.2~3.0米。由含铜灰白色砾岩组成,见孔雀石、蓝铜矿呈细点状、浸染状不均匀分布,偶见辉铜矿。目前地表由5个稀疏工程或地质点揭露:D001、TC23、D003、B28、B29。取样铜品位0.21~13.53%,平均5.11%;估算334矿石量100.44万吨,铜金属量51325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