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项目名称
|
贵州省黄平县平昌磷矿详查
|
勘查面积
|
5.55平方公里
|
项目简介
|
1、矿区概况(位置、交通、自然环境)
普查区位于黄平县城南西平距约22km,。西起石格闹,东抵狗场坪,南自岩头上,北至大翁沙,行政区划属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上塘乡管辖。上塘(属黄平县)—地松(属福泉市)乡村公路从普查区西部通过,交通较方便 . 普查区位于贵州高原东部,苗岭山脉北侧,清水江上游2—3 级水系。属低中山地区,地形切割深,坡度大,南东部为岩溶低中山地貌,北西部为碎屑岩浸蚀地貌,最高点位于普查区南西部冬爪山坡头,海拔1196.6m;最低处位于普查区南部河谷,海拔793m,最大高差达396.6m,一般高差为200—250m。
|
2、矿区地质概况(所属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岩浆岩、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台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东侧。区域上以南北向褶皱和断裂组合为主,多数由黔南台陷延伸而来。本区出露地层有青白口系浅变质岩系、南华系冰碛砾岩、震旦系碳酸盐岩和页岩、寒武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其中,青白口系为一套形成于大陆边缘冒地槽型复理石沉积组合,岩性为陆源及远源火山碎屑沉积岩;南华系为山岳冰川堆积,岩性以砾岩为主;震旦系为海相活动—稳定沉积类型,岩性为炭质页岩及白云岩;寒武系主要为碎屑流沉积,岩性为硅质岩、炭质页岩、粉砂岩、灰岩等。
|
3、已开展工作
前期普查工作主要完成1:10000地质测量8.0km2;槽探993m3;钻探179.35m;化学分析样310 件。
|
4、矿体特征
上磷矿化层产于寒武系牛蹄塘组第二段底部,岩性为黑色含炭质磷结核粘土岩。分布于大田—平昌—大翁沙—野鸡田一带,经地表和少量深部工程控制,共圈定2 个磷矿体,其地质特征分述如下:①号矿体:位于平昌一带,有TC1、TC2、TC32、TC33、ZK002 工程控制,走向控制长度约400m;单工程矿体厚度1.10—1.50m,矿体平均厚度1.25m,厚度稳定。单件样品的P2O5 品位12.22—24.50%,矿体P2O5 平均品位23.20%,平均厚度1.50m,倾向75—150°,倾角15°,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②号矿体:位于岩头上,有TC5、TC6、TC7 工程揭露控制,走向控制长度约600m,向北延伸被F2 错断,向南延伸出矿区;单工程矿体厚度1.00-1.10m,矿体平均厚度1.03m,厚度稳定。单件样品P2O5 品位13.99—20.99%,矿体P2O5 平均品位17.58%,倾向150°,倾角15°,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
|
5、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品位)
磷块岩类型,单件样品的P2O5 品位12.22—24.50%,矿体P2O5 平均品位23.20%。
|
6、资源(储)量
圈定磷矿体 2 个、钒矿体3个,矿区内共探获磷矿(333+334?)矿石量20.7 万吨,其中探获磷矿(333)矿石量10.2 万吨;磷矿(334?)矿石量10.5 万吨。共探获钒矿(333+334?)矿石量330.2万吨,V2O5(333+334?)资源量2.4 万吨,其中钒矿(333)矿石量206.9万吨,V2O5(333)资源量1.5 万吨;钒矿(334?)矿石量123.3 万吨,V2O5(334?)资源量0.9 万吨。
|
7、找矿前景分析
本次普查区普查工作,由于磷矿和共生钒矿产出部位不同,有一定空间距离,对各矿种的工程控制较少,总体评价程度低。特别地,根据本区磷矿和共生钒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推测在矿权区东南一带大面积范围内的深部赋存有磷矿体和共生钒矿体,但却缺乏深部工程验证和控制。建议今后进一步详查工作中对该区投入更多探矿工程,加强地质工作,为矿山提供更多资源储量。
|